不完美的完美
我看了這影片,哭到不能自已…,我想到剛過世的父親,我的房間緊鄰著父親的房間,因為作息的不同,父親早睡,我是夜貓子,常常在我還沒入睡的時候,父親已經睡了一輪起來上廁所、喝水,或是開燈看一點小書,這些聲音,我都會聽到,都覺得很平常;不過,有時候,他會忍不住煙癮,在房間偷抽起煙來,這一點我很難忍受,有時會沒好氣地去他房裡生氣,這可能是女兒對老爸的特權,女兒怎樣吵鬧,爸媽很能容忍… 我突然想到,鄭竹梅小學三年級那年鄭南榕自焚,小竹梅在父親靈前說:我不喜歡爸爸抽煙,但是我現在點菸放在這裡…
家裡的長輩,常常說老爸頭腦一流、唸書一流,不過生活瑣事的處理上,已經不知道是幾流…三伯母說,她們妯娌間講到老爸,都會說很多老爸生活中鬧的笑話,老媽就會說,妳們都沒有看到他的好,然後會說一連串老爸的優點,比如說老爸寫狀子都不用打草稿,如行雲流水般地、正直、愛家庭之類的。我問過老媽說,老爸生活上的一些習慣,妳不是也很受不了,為何要幫她說話呀!老媽笑說,總要說一些他的優點呀!
很多年前,我研究所的指導老師說,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是妳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雖然聽入耳裡,但是沒有放在心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驚覺自己其實很渺小,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的缺點,卻常常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馬太福音中有言:看見別人眼中釘,卻不見別人眼中樑。就是這個道理。
我雖然不是追求完美的人,但是事情完美總是好事。只是,什麼是完美?凡事都有進步的空間,當你以為自己很完美的時候,別人或許也不覺得。因而我們要能正視自己的不完美,也要接受別人的不完美,以造就我們的完美。
這廣告宣示的家庭核心價值,是最自在與呈現自我的地方,不用太多言語,就是一個甜蜜的避風港。
家
五月初,新加坡出了一則很特別的廣告,在電視上播出後,引起極大的爭議,各位可以點上面連結參考一下。 這則廣告是由新加坡國家級的「社區發展部」所拍攝( 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Youth and Sports ), 它是一則 「支持婚姻」( pro-marriage )的廣告。
原本這種事,就是你想結婚就結婚,你想不結婚就不要結婚,世上有 50% 說不想結婚的總會在某一個年紀的某一個日子的某一個早晨突然想「婚」了,也有 50% 認為自己想結婚的或許突然反悔認為還是獨自飛翔會快樂一點。而新加坡這則廣告會引起爭議,顯然是因為它對此題目的切入點,以及它拍攝的手法──
首先,為何會有這樣的「鼓勵結婚」活動?據說兩年前新加坡曾有一場市調,顯示許多適婚的新加坡年輕人仍在待婚中,或許他們發現這些年輕人不婚是因為找不到完美對象,也或許只是邁入老年的嬰兒潮世代看到兒女明明已三十近四十卻遲遲不婚只能乾著急,所以,政府單位就啟動了這麼一場「促婚活動」。酷吧!
這則「促婚影片」只有 3 分鐘又 2 秒,除了在電視上,也由新加坡的「國家家庭協會」暱稱為「 ThinkFamily 」的的帳號,上傳到他們在 YouTube 的專屬頻道,所以全球其實都看得到。如果你現在有三分鐘的空檔時間,建議馬上在下面觀賞一次再繼續閱讀:
主角是一位 印度裔 太太,悼念著她剛死去的華裔老公。她的悼詞和大家預期不同,她竟然當著全體親友描述著她老公在床上如何的「打鼾」和「放屁」,還當場模仿這些聲音!如果老公還活著,應該會窘得想找一個洞鑽吧。
這部影片的開始,司儀說:「李太太(即那位寡婦),妳應該有些話想說。」
這位太太上台了,全場靜默。
「今天,我不是要來讚美的,我不會說他有多好,因為很多人都已經說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能讓大家比較不自在的事。」
她說,「我想先從他在床上的表現說起。」
台下觀眾眼神都是問號,看著她繼續說--
「你們都有碰過,早上啟動汽車引擎啟不動的狀況嗎?」
當場她學了發動引擎的聲音,但聽起來根本就是打鼾聲。這位寡婦學得嘴巴都歪了一邊了,這樣鼾了兩趟,然後幽幽的說:「 well ,大衛(她的老公)的打鼾,完全像是這樣。」
大家開始笑了,鏡頭轉到她的女兒,表情顯然有點怪,大概是不解為何媽媽要說這件事?有些老夫妻也一邊笑一邊微皺眉頭,這場合好像說這種事不太對吧?
「但,打鼾只是開始,」寡婦繼續說:「他,也會……放屁!」
,好像好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呢。「有些晚上,他放屁放得太大聲,還會被自己驚醒!」
全場更是會意的笑了,她說,「大衛會驚慌的問,那……那是什麼聲音?」
「這時候我會說,親愛的,是隔壁的老狗在放屁啦,放心繼續睡吧!」鏡頭轉到好幾個太太笑得摀嘴,坐在旁邊的老公面露尷尬。
台上的寡婦,此時語氣一轉。
「你會覺得,這很好笑是嗎?」她緩緩的說,「不過,當大衛真的病得很重時,這些聲音至少讓我知道,我的大衛『仍然活著』。」
她轉頭望向大衛的遺照,哽咽了:「現在……我終於再也無法在睡前聽到這些聲音……。」全場有如冰凝。
「到生命的最後,」鏡頭轉向這位寡婦孤單的身驅,看到她緩緩的說。 「 總是這些小小的事情,讓我們永遠記得。」( In the end, it's these small things that you remember. )「是這些小小的不完美』,一起組成生命的『完美』。」( It's these little imperfections that make them perfect for you. )
鏡頭轉向她的兒子和女兒,兒子大約高中年紀,女兒是初中年紀,他們看著台上的母親,專心聽著媽媽說話。
「所以我想告訴我的子女,有一天,你也能找到你們生命中的伴侶,他們會像你 爸爸 在我眼中一樣『不完美得很美』。」(So, to my beautiful children: One day, you too find yourself life partners, who are as BEAUTIFULLY IMPERFECT as your father was to me. )
她講完後,彷彿如釋重負,回到一個仍要照顧小孩的媽媽,收起悲傷,堅強起來,擁抱她的小孩。觀禮的全都沒有痛哭失聲,竟都看著前方,那是一種吃驚,這些文字的重量竟然這麼重的飄在空中、壓在心裡。這三分鐘的片也旋及走到尾聲,最後,這則廣告的結束詞是──「Family」。
中文版,則是一個──「家」字。
男性研究學者Eric Teo則將此片詮釋為:「這部片看來是告訴我們,結婚後就要努力的在現有的環境下過生活,所謂的真正的愛情就是接受你伴侶的不完美。」
女性人資部總監Eileen Ang則說:「這部片讓我覺得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所有的婚姻都有缺陷,必須多點配合並一起想辦法讓此關係親密。」
我覺得有趣的是,現在我想問問,你會想把這則廣告,轉寄給其他人嗎?
會的……請舉手!
重要的是,為什麼會想轉寄?
這就是這則廣告最巧妙之處。先不講它從哪裡抄來這段,這廣告是抄的還是原創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則非常沒有在表達什麼事的廣告,取的場景(在喪禮上),女主角講了一段話,明明是講一則很平常的事,卻經過了音樂與台詞與鏡頭的鋪陳,導引出一連串看不見的「弦外之音」,最後雖然它只給一個字「Family」作結尾,但我們心裡面已經響起的「弦外之音」已經夠寫一篇1000 字的文章了。有趣的是,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則促進婚姻的廣告,都想寫這麼 1000 字的文章,但,每個人寫的竟然都不一樣!
與其說它創造了「爭議」,不如說──它擴大了「差異」!
一定要點進去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x9ocubowMs&feature=player_embedd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