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十個條件
這部引起軒然大波的電影,應該拜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之賜,前者魔手先伸入澳洲再伸入台灣,阻止高雄電影節的放映,後者將故事的主人翁熱比婭·卡德爾女士(Rabiye Qadir)列為恐怖份子禁止入境台灣,而讓卡德爾女士本人與這部電影頓時在台灣聲名大噪,台灣反對黨及社會運動人士,選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建國六十年的前夕首映本片,當日則從北到南串聯播映,同時有數萬人觀看,並且在與卡德爾女士視訊連線,達到最高潮。
我對維獨的歷程並不熟悉,透過這部不到一小時的紀錄片,有初步的認識,影片末了,爆滿的觀眾席,響起的掌聲,久久無法停歇,心中波濤洶湧的感動,是任何文字與語言無法表達的,我腦中卻開始尋找著台灣的熱比婭。
熱比婭·卡德爾女士,1947年出生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出身貧寒,文化大革命時為維持家計販售繡花鞋而被批鬥,並被迫與任職政府機構的丈夫離異,淪為洗衣婦,卻傳奇地成為新疆首富(全中國前五名),開始改善維族人生活,包含免費為清寒子弟開課、推動「一千個母親運動」鼓勵婦女創業等,提升婦女地位。
1993年熱比婭·卡德爾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1995年代表中國婦女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婦女大會,還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新疆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等要職,後因為與中央對抗,得罪當道,而被監控。1999年8月被捕,2000年3月以「向境外組織非法提供國家情報」的罪名被判處刑八年。因為之後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於回教徒的對立狀況升高,因而營救過程趨緩,其中2000年,「人權觀察」頒給熱比婭最高人權獎章、2004年9月,挪威「拉夫託人權基金會」將該年度的「人權獎」授予熱比婭。
2005年3月卡德爾女士終於被以保外就醫名義獲釋赴美,行前還被迫公開道歉並發誓絕不搞分裂。赴美後,卡德爾女士積極參與改善新疆民主的活動,成立「國際維吾爾人權與民主基金會」(International Uyghu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Foundation)、2006年擔任「美國維吾爾協會」(Uyghur American Association)主席、同年當選「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主席,2009年連任。並曾兩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卡德爾女士的幾名子女,目前仍被中國逮捕入獄中,卡德爾女士對此並無畏懼,她認為向中國政府妥協,雖然可以營救她在獄中的子女,但是她的族人卻仍然陷入苦難當中,她堅定地告訴人們,中國政府以為以她一個母親的角色,她會屈服,但是中國政府錯了,她會更堅定地走下去…訪談過後,她忍不住地向友人表示,她難過地想死,這是我最震撼的一幕,在人前的堅強,人後暗自垂淚…革命的先行者,必定是孤單且寂寞,卡德爾女士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孩子,化做大愛,卻也只得把滿腹的辛酸往肚裡吞。她的長女說得好,她的母親有遠大的抱負,要改變族人的困境,但是她自己卻只想要弟弟們平安歸來…
卡德爾女士列出十個擇偶的條件,如神話般地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而結為連理,一同為維吾爾族的未來奮鬥,這是這部影片名稱的由來。
新疆有美麗的景色、豐富的文化資產,卻因為政治因素而黯然失色…在民主國家眼中,自由與人權不過是最基本的權利,在極權國家卻是遙不可及。熱比婭·卡德爾女士以一名平凡女性,對抗龐大的國家機器,即使被捕下獄,甚至面對骨肉分離,依然不屈不撓。從她的眼神中,見到了堅忍,見到了那個可以改變的力量!
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有比新疆更好的條件,而我們,人人都可以是熱比婭!!
愛的十個條件:1.長得帥、2.要愛她、3.要比他大3~5歲、4.大學以上學歷、5.彼此一見鍾情、6.最好是被關過的政紿犯、7.愛土地、8.愛人民、9.有犧牲的心裡準備、10.不接受政治條件交換的賄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