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水扁價值

原發表日:04/24/2008

雖然很多人一直批評阿扁家族還有扁政府執政的缺失,我也不否認,確實有很多檢討空間,但我最近一直思索,陳水扁之於民進黨的價值在哪裡?
如果用編年方式述說,70年代末期的戒嚴體制,關於陳水扁,不論是美麗島世代律師、市議員甚至是階下囚,都無損於他對台灣民主運動的傑出貢獻,毋庸贅述。前陣子,我因為在找一份資料,找到1991年,立法院審理刑法100條修正案時,陳水扁立法委員質詢的資料,鞭辟入裡的論述,愷切的分析,著墨之深,就現今立法委員諸公,恐無人出其右。這部分是異於螢幕形象的認真的阿扁。
1994
年阿扁擔任台北市長,雖然是團結的民進黨對抗分裂的國民黨之產物,但是陳市長四年的政績,有目共睹。1998年陳水扁爭取連任,挾高滿意度的現任優勢,仍以七萬票之差,敗給國民黨參選人馬英九,落選感言中,改寫邱吉爾名言「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也成為千古絕唱。
1999
年,陳水扁成為眾星拱月參選總統的不二人選,黨內大老包含黃信介、林義雄等人,不惜得罪其他有意願參選人,力挺陳水扁,原因無他,陳水扁或許不一定是最適任的總統,卻是唯一有機會擊敗國民黨的候選人。2000年台灣政壇重蹈1994年台北市長的選舉覆轍,團結的民進黨對抗分裂的國民黨,陳呂以39%的得票率擊敗國民黨及親民黨的參選人。2004年總統大選,是台灣政壇上詭譎多變的一次選舉,國際恐怖情勢延燒,台灣經歷2003年的SARS風暴,驚魂甫定,兩黨參選人一直呈現拉鋸戰,最後以不到3%的票數,民進黨勝出,卻是一場比四年前痛苦的執政困境。
當然某程度來說,執政者執政不力,要對社會亂象負擔責任,然而,在2008年總統大選,謝長廷對決馬英九的戲碼中,謝陣營大輸200多萬票,比較兩位參選人對於直轄市長任內的表現,謝其實優於馬,因而許多人將之怪罪於扁政府執政不力以及貪腐形象。然而事實是否如此?
如果時間回到1994年,民進黨不是推出陳水扁,或是國民黨沒有分裂,則1994~2002年的台北市長是趙少康或是黃大洲(1994~1998)+趙少康(1998~2006),民進黨的候選人,沒有當選空間;此由2002年李應元挑戰馬英九,以及2006年謝郝之爭,國民黨候選人大幅度領先民進黨可得知,即使國民黨的支持者,認為馬、郝並沒有多大作為,還是投票支持,不可否認地,這其中意識型態佔了很大的因素。
如果時間回到2000年,民進黨推出的人不是陳水扁,或是沒有興票案,2000年到2008年的總統,應該是宋楚瑜,2008年國民黨可能還是會推出馬英九,民進黨推誰,結果還是一樣。
至於縣市長的部分,以選得最好的1997年為例,民進黨在中北部大勝,仔細分析一下,因國民黨分裂當選的有基隆市長李進勇、台北縣長蘇貞昌(還是盧修一深情一跪,才贏三萬票)、新竹市長蔡仁堅、台中縣長廖永來;桃園縣長呂秀蓮因為劉邦友事件效應連任;新竹縣長林光華則是接下派系(黨派)不明顯的范振宗的棒子;宜蘭縣長劉守成則是選前一天三公(林義雄、陳定南、游錫堃)站台而力挽狂瀾;台中市長張溫鷹有夫家前台中市長陳端堂的支持得以當選,中北部大半是因為國民黨分裂而得利。
2001
年,北台灣優勢不在,只剩下台北縣與宜蘭縣連任,中台灣或許因為921震災影響縣市長均連任失敗,但是南部縣市卻打下難以撼動的綠色執政版圖。即使民進黨執政,台灣政治版塊還是國民黨大於民進黨,因此陳水扁在2004年兩組人馬對峙,最終勝出的結果,真的彌足珍貴。
綜上所述,到目前維止,在全國性選舉唯一可能打敗國民黨的是陳水扁;而國民黨最有可能贏得選舉的是馬英九。謝長廷的敗選,非戰之罪,全部歸咎於陳水扁也不公允,缺口的200多萬票,也不是任何單一事件或是個人可以補足的。或許時間不可逆反應,原本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中,一個事件的影響,可能會造成日後極大的不同。
本文並非對陳水扁總統歌功頌德,也不是要為其解套,更不是要為民進黨敗選找理由,事實上,我也沒有那種能力,畢竟輸都輸了!今天在指責陳水扁政府的人,是否曾反躬自省?尤其部份民進黨人士,在扁政府步向不當或是錯誤時,您們在哪裡?陳水扁打下半片江山,當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但卻是非他不可!是民進黨邁向執政之路不可缺少的人物,時間回到八年前與四年前,還是會做相同的選擇,八年來,台灣主體意識的提升,執政當局功不可沒,我將之訂名為陳水扁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young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